四十五歲才初至京都的我拜訪的京都古刹神社並不多,2015年11月初是第二次到古都,
11月的京都氣溫和天氣很舒適,只是都會遇到下雨的日子。
其實不討厭京都的微雨,漫步在雨中的京都更浪漫有詩意。雨中來到常寂光寺最能體會出這意境。
上圖是常寂光寺的山門。
常寂光寺是賞楓名所,但是我們來到這裡是11月初,
京都的楓葉都還没有紅,又並到下雨天,所以遊客很少。
可以看到楓葉慢慢從尖尖的地方開始變紅
仁王門兩旁的楓葉綠油油的,完全還没變色。走在樹下一直想像楓紅時節是多麼美麗!
把拔公司出遊總是用最省錢的方式,找淡季没什麼楓紅可賞的時候來京都,
是說可以跟出國就要跟,不管有没有楓紅,可以來京都就是小確幸。
只能以後有機會再來看楓紅時節的常寂光寺了。
日本的老夫婦走在仁王門前,寧靜又安詳的畫面和景色好搭,很美。
深秋的時候仁王門前的參道是一片紅地毯,無比的美麗。(只能想像)
看到一點點變色的楓葉就會讓十分我開心分。
仁王門四周楓葉扶疏,景色清幽,我在這裡駐足逗留了好久,寧靜中充滿能量。
大雨過後的常寂光寺,空氣清新,綠意盎然,很難用言語表達我的感動。
依山而建的常寂光寺有點坡度,通過仁王門後要爬一段階梯,才能到本堂。
我一邊爬階梯,一邊聽烏鴉的叫聲,還滿療癒的。
爬上來看到本堂在整修,真是不湊巧啊!
接著爬一段階梯後看到常寂光寺的另一個重要建築--多寶塔
多寶塔建於西元1620年,歷史悠久。
多寶塔後面還可以走階梯到寺院的至高點,遠眺嵐山美景,只可惜下過雨後十分泥濘,不太能往上走。
這兩張遠眺嵐山的景色是在本堂前的空地拍的
常寂光寺的鐘樓,紅葉季的時候是很美麗的景色。
延著小徑走下的風景
令我印象深刻的苔,遍佈在坡地上。
把拔用楓葉排出一顆愛心,在綠苔上還滿美的。
回台灣後一直念念不忘在常寂光寺那個雨後的午后,讓心靈沉澱的力量。